诈骗罪与民间借贷纠纷区别在哪?法院如何认定诈骗罪?
2016-02-03 标签: 来源:毒品犯罪辩护网 浏览次数:
智豪刑辩律师网为您解答: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主要从以下3点进行区分:
1、看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民间借贷,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2、看行为人采取的方式。诈骗罪的行为人在借款时一般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告知其借款用途。
3、看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诈骗罪中行为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而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是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查看全文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主要从以下3点进行区分:
1、看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民间借贷,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2、看行为人采取的方式。诈骗罪的行为人在借款时一般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告知其借款用途。
3、看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诈骗罪中行为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而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是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相关阅读:
相关判决书:
- 2017-02-08• 吴xx贩卖毒品多次,如实供述,一审从轻处罚三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2017-02-10• 多次贩卖毒品会处多少年有期徒刑?——张某某贩卖毒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 2017-02-20• 累犯、毒品再犯,有如实供述,会判什么刑罚?——杨某某涉贩卖毒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 2017-02-20• 毒品再犯、累犯,有吸毒情节,能不能酌情从轻处罚?——林某犯贩卖毒品罪刑事判决书
- 2017-02-20• 吸毒、盗窃被拘留后又犯毒品罪坦白会如何处理?——尤某某犯贩卖毒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 2017-02-20• 毒品犯罪累犯、再犯10余克,如实供述能不能减轻处罚?——曹某某犯贩卖毒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智豪团队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首家专做刑事辩护的刑事律师所,团队旗下汇聚了一大批知名刑事律师、法学专家、博士等人才为办案质量,智豪律师作为首家向社会公开承诺所承接刑事案件经过全体律师的集体讨论以确定最佳的辩护方案——“集体智慧、团队资源”,结合刑事领域积累的广泛深厚的社会关系资源及刑事辩护的实战经验,“为生命辩护、为自由呐喊”。